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李源 奴隶社会 2023-07-25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642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brahan milla on Unsplash.

作者:李源,“有意思教练”特约作者/教练,就职于某 500 强外企。俩男孩爹,瑜伽和正念静观习练者,《自定义人生》作者。本文来自:趣活家(ID:quhuojia)。

有句俗话,“近处无风景,身边无伟人”。所以特别风险揭示如下,在一诺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里,你有机会看到一诺在日常生活里而不是演讲台上的样子,听到她唠家常的大白话,如果你担心读完之后影响到你内心对一诺的女神印象,请谨慎考虑。


不过,我可以保证你会收获一个真实的一诺,并且从一诺对“什么是勇气”的理解,照见自己的内心的力量。


我们都希望自己跟崇拜的勇者一样有更多无所畏惧,而一诺在这本书里,却提到了自己一路上,做职场人、做妈妈、做创业者的各种“不敢”。


女神一诺也有不敢的事情吗?


我很有幸作为第一批试读读者读完了一诺的新书,“不敢”独享,干脆借着书中几个关键标题,带大家管中窥豹。



1

不敢不完美


一诺说,当年毕业入职麦肯锡之后,公司评价自己人叫 insecure Over-achiever (内心有不安全感但是特别优秀的人)。读到这,我心疼了自己一秒。


2018 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讲述自己中年危机的故事,标题是“学霸的诅咒”,文章被其他公众号转载了,本来自己的故事写出来被转载之后能让更多人读到,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比开心更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一个评论。


有一个读者留言:“没读博士也能叫学霸?”看到这条留言的那一刻,我委屈、羞愧和愤怒。说真的,即使单论学习这件事,虽然我在很多场合被同学和伙伴们称呼过学霸,但是更优秀的人太多了,我的内心立刻迎面挺胸抬头地走来 A 君、B 君、C 君……一不小心站满一操场。


就这样望着这个“我不如他们厉害”操场,沮丧盖过了最初的喜悦,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毁了。


到最后,你说那个留言的读者他会记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发过这样一条评论吗?八成不会,因为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别人文章、播客、视频后面留下这样跟内容主旨没什么关系的不咸不淡的评论。


它甚至可能只是一个 AI 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会了喷子和杠精的口吻。


然而一直跟自己过不去的是谁呢?一直盯着自己不完美的地方羞愧的人是谁呢?是我自己。


一诺说,2017 年有一段时候,她变得心灰意冷,特别不愿意写文章,因为自从接触公益和教育领域之后,接触了太多优秀的人,一方面很钦佩他们,另外一方面觉得自己低落到尘埃里面,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写什么。


不知道崇拜“一诺女神”和“万能诺”的伙伴们如果知道一诺那段时期内在的困惑与纠结,是否能够接受一诺那时候的“不敢不完美”?


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深处住着一个“自我批评家”?有的时候,越是高成就者,内在的“自我批评家”也会越发严厉。


▲ Photo by Mark König on Unsplash

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他是从哪里来的?我该如何请他适当的闭嘴?


也许同样是希望能回答更多类似这样的灵魂提问,2017 年,一诺开始做“诺言社区”,标题语是“向内看,向前走”。


完美的对面不是粗鄙,完美的对面是真实。


其实人生的终极命题,无外是成为一个完整、自洽的“我”。—— 一诺

(邀请你阅读《力量从哪里来》第五部分“面对自我,从不敢面对到全然接纳”,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2

不敢做梦


“只有一样东西令梦想无法成真,就是担心失败。”


这句话来自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经典寓言式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过一诺在新书里又补了一刀:比害怕失败更束缚自己的是“不敢做梦”。


在书里,一诺分享了创立学校的“任性”理由:一诺刚回到国内的时候,为孩子们找学校,找不到符合她的教育理念的目标。没合适的就自己造一个,这就是后来的“一土学校”。


这个故事现在听上去如此符合一诺的“挑战不可能”的勇气,但是在书中,一诺分享了它的前传:不敢做梦。一诺说,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作为一个教育的圈外人,无从入手,没有资源没有资历,“那我去考虑这些问题不是白日梦吗?”


但是创办“一土学校”这个追求梦想的例子,对于我们多数人也许太难以复制了。而且就算一诺真的没敢把这个春秋大梦做下去,也不会有人觉得这算什么轻言放弃,毕竟以一个小小团队的力量在中国试图做创新教育,这可算是高风险的创业了。


所以我反而想讲一诺分享过的另外一个小故事,也许能窥见一诺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们对于梦想的态度。


一诺这一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和三个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姥姥被困在了美国。有一回,孩子们突然想养只小猪做宠物。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算是一个愿望吧。而愿望,其实也是一种迷你的梦想。


当时一诺的先生华章在国内,照顾三个孩子的日常已经让一诺焦头烂额了,2020 年中一诺的母亲在帮忙陪孩子们玩的时候意外摔倒髌骨骨折,2021 年初一诺还意外严重割伤了自己的手,紧接着又遭遇大雪过后屋顶漏水坍塌。所以一诺对孩子们的提议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都不要想。


然而孩子们没有放弃,老大和老二还分别用作文纸认真地写了长长的申请信,希望妈妈改变主意,孩子们做了研究,在信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妈妈说的几个担心的事项都给出了解决方案,而且还承诺会承担费用,负责为小猪打扫卫生。一诺前一天列出了 5 条理由反对,但是两个孩子加起来写了 11 条理由支持养猪。


后来一诺真的带着孩子们去找卖小猪的地方,可惜没找到。


在这件小事上,我看到三点:

第一,一诺在家庭里给孩子们创造了充分表达愿望和理由的空间;

第二,孩子们不仅不轻言放弃,而且知道有效影响他人的方法,比如认真研究、用具体方案化解对方的担心;

第三,一诺对待孩子们的梦想的态度:不管看上去多不靠谱,都不会轻易扼杀,只要孩子们对梦想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就全力支持他们。

让我们回到“一土学校”的创立,一诺说,其实现实的困难当然很多很多,但是这个“白日梦”最难的一面,是要面对人最深层次的恐惧。因为一诺认为,“成全型”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从内在赋予孩子们未来追求梦想的勇气,而传统的“竞争型”的教育反而让老师们和家长们不由自主地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当作驱动孩子们努力的动机,这样教出来的下一代又如何敢做梦呢?


一诺说,创办一土学校当时能够有一呼百应的意外影响,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多厉害,而是因为有很多怀着相同教育理想的人,因为那些深受“内卷”之苦的新一代的父母希望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做梦和追梦的勇气。


我们也许常常因为现实阻碍而掩埋了梦想,但是现在,请你尽情畅想。—— 一诺

(邀请你阅读本书第四部分“面对生活,从不敢臣服到体验无我”。)



3

不敢脆弱


2017 年 4 月,一诺和一土学校的创始团队在光华路 SOHO 举办了一场“ most likely to succeed ”的观影会,那次大概是我和我太太第一次在线下见到一诺。


那个时候,我就一个感觉:能自己创办学校,能在光华路 SOHO 请大家看电影,再加上那一堆亮瞎眼的标签,只有崇拜的份。


但是听一诺在书里讲自己的”暗时光“,才知道,没有什么轻轻松松的成功,没有所谓”开挂“的人生,没有什么呼之即来取之不尽的勇敢,不会缺席的是种种无奈、沮丧、尴尬与脆弱。


朋友圈里,媒体采访中,聚光灯里,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妆容精致的一诺,容光焕发的一诺,思维敏捷的一诺,勇往直前的一诺……但是那和一诺的整个生活比起来,就如同精挑细选的一帧静态图片和没有被选出来的剩下九十九帧一样。


”一土学校”启航之后,就如一诺说的“现实中的困难,比想象中的难”,光是办学场地就迁了好几次,让一土学校的家长笑称一土为“马背上的学校”。


心比天高,脚踩泥地。我想这才是一诺和”一土学校”的创始团队追逐梦想的真实姿势吧。


真实的面对和讨论自己的另外九十九帧,才会让我们与自己链接,接纳自己。—— 一诺


▲ Photo by Jed Villejo on Unsplash

我在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蜕变故事的时候,曾经分享过一个小画面。正好这里用来向一诺分享的“自断手筋”《一诺:开年“不顺”怎么办?》的经历致敬。


2016 年,我父亲脑梗后偏瘫和失语,母亲难以接受这个打击,心情非常低落焦虑,我虽然请了长假陪护父亲、同时却觉得无力安慰到母亲;恰逢我自己的工作也遭遇瓶颈,虽然外人看上去我也算不错,在外企里面好歹也已经到了上面 VP 基本都是外国人的职位了,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对于工作我已经找不到热情。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我也经常和太太发生分歧。整个人都感觉陷在泥里。


有一天,我在帮儿子削木头做手工,结果不知道怎么了,一个寸劲儿,刀就切进掌根侧面的肉里面,足足有一厘米深的切口,我不晕血,但是当时我就不由自主地靠着墙滑坐到了地上,我紧紧地用另外一只手按住伤口,为了降低伤口处的血压,我把手举起到跟脸一样的高度,就那么举着。


当时我不是被伤口吓到,而是觉得这就是在向老天证明我不仅失败,而且又笨又蠢。这一段时期的沮丧、难过加上担心都叠加在一起,竟然想喊却喊不出声,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太发现了坐在地上的我,她被我安静而神圣的姿势吓了一跳。


后来我也把这个经历当作笑谈讲给别人听。


一诺在书里说:“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即使一地鸡毛,也要打起精神,“粉墨”登场”。一边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另一边还要单手补妆,用台灯给自己打光,打开电脑视频会议,在线上分享里娓娓道来。一边想做一个完美职场妈妈,一边忍不住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对孩子大吼。这才是女神的真实生活。


脆弱不是勇气的反义词,脆弱是勇气的真正起点。


当我们坦然面对自己尴尬而笨拙的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摸爬滚打的真实的样子,也许恰恰能照亮别人的勇气。


4

敢于做一道光,哪怕是微弱的光


一诺常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金矿。


那我们又是否敢于让这座金矿发光呢?


2016 年,一诺和华章开始做“磁场终身学习者社区”(后来一诺建了诺言社区,里面收录了她制作的一系列内在成长的课程),我也是头一批因为被他们的影响力吸引而加入的早期村民。


2017 年底,我开始在业余时间学习教练(教练,是一种以对话为形式的,帮助对方实现积极,以实现人生与职业目标的过程),试图开始我自己的“向内看,向前走”,我开始记录我的领悟和改变,记录我的恐惧与勇气,有一些文章被奴隶社会转载;2019 年,我成为诺言社区问答嘉宾;2020 年我和李秦教练合著的自我教练书籍《自定义人生》出版,我也开始成为诺言社区分享嘉宾;到今天,我已经利用业余时间和超过 500 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了超过 800 场一对一教练对话,而其中很多人也走上了“向内看,向前走”的道路。


有些人带来的话题看上去是职场困惑,但是其实聊到后来,其实很多都是“不敢做梦”,“不敢不完美”。


而与此同时,我和我自己的工作的关系也因为迎接了新的挑战而重新找回了活力。


所以我们常说,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因为道理都说在嘴上,都用在评判别人了。真开始向内看自己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学到了。


如果问 2016 年的我:“李源,你是否相信会有这一天?”我会说,我不信。我有什么感悟能分享给别人呢?我怎么敢在公众面前做分享呢?我怎么能教练别人呢?我身上哪里又什么光呢?


▲ Photo by William Bout on Unsplash

同样就在诺言社区,短短几年里,有越来越多的伙伴开始敢于发光,越来越多的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被发表在奴隶社会,他们也曾小心翼翼,也曾忐忑不安,现在他们可能仍然时不时的忐忑与犹豫,但是他们也多了一分自信与力量的光芒,他们也站满了一大操场,不过这不是“我没有他们厉害”操场,这里是为自己为彼此发光的“星光大操场”。


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不管你是全职妈妈还是公司高管,不管你是懵懂少年还是中年职场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恐惧与不敢,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暗时光,每个人都曾经试图用各种面具掩盖自己的不完美。


“最终我们不能选择外面会发生什么,但是永远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我们每个人的光,来自于将自己从自己的恐惧中释放出来。“当我们允许自己发光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允许他人发光。”


你,是否愿意与一诺,与我们一起相遇在星光大操场,为自己发出属于你的一道光呢?


《力量从哪里来》是一诺送给每个读者的礼物与邀请,最后希望你也有一个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人生。


一诺新书,在当当网有限量版亲笔签名,先买先得~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内心是如何塑造我们眼中世界的


杀死你的不是脆弱,而是你对岁月静好的期待


接受人生的三个平凡才是真正的成熟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